20250602 马可福音第十三章 问答篇 那日与警醒、谨慎、忍耐到底
- guo shelly
- 6月2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马可福音第十三章:
以往笔记:
这次问答篇依旧不是完整版,求主怜悯遮盖:
基督再临的预兆(3-13节)
问题一:12节,“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起来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我们要怎么理解这节经文。耶稣基督来不是和平的君王,带来和睦的吗?这难道也会临到我们吗?
回答:
12节引自弥七6。
【弥7:6】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一个家庭会因信仰上的冲突而发生分裂,这种事情将会在末世更加剧烈。(注意:虽然弥迦书这一节原文的意思并非如此,耶稣基督只是引用,来更新其中关于末日的意思)
至于关乎这和平的君王的信息,我们不得不提及以下耶稣自己所启示的的经文。
【路12:51】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
【路12:52】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
【路12:53】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
祂来了,的确是要带来和平,但是这个和平最先带来的是 神与人之间的极深的和平。但另一方面,祂的信息却是分裂的:
【路2:34】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十字架虽然缔结了神与人的和平,但是对于那些不愿意与 神缔结和平始,抵挡和厌弃十字架的人来说,是灾难性的撕裂!因为被人厌弃的十字架是不倚靠 神之倚靠自己的天然人所发出的挑战。耶稣要求跟从祂的人背起他们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祂(九23及下,十四27)。当人不回应这个挑战时,通常都还会批评那些如此做的人,所以分裂就因此而起,可能遍及整个家庭。
带来和平的君是藉着撕裂自己而缔结的,而跟从祂的人也必要如此被撕裂,但这撕裂是因为效法主一样谦卑到底,主一样甘愿被人厌弃、被人逼迫被人“送到死地”而生出的极致卑微。最终,因本乎恩的信而甘愿如此的人会发现,带来的结果却是“与罪断绝”:
【彼前4:1】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
【彼前4:2】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 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而“与 神和好”就因此有了实质性的缔结:
【罗5:10】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 神儿子的死,得与 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罗5:11】不但如此,我们既藉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 神和好,也就藉着他以 神为乐。
而在极致卑微中顺服被送到死地地不反抗的十字架的生命,反而显出最最真实的不靠肉体所生出的人与人的和睦:
【太5: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
因为,论手拉着手唱世界和平之歌,不信世人也会做,而且拿六色旗的恶魔之子干得比我们更受不信的世人欢迎!这也是基督徒要警醒的原因:
【林后11:14】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
问题二:13节,“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是什么意思?
回答:
导读的解释(搬运工,求主怜悯遮盖):
• 这里的“得救”(13节)并不是指救恩,而是指脱离灾难。没有人能靠自己“忍耐到底"(13节),唯有"保守自己常在 神的爱中"(犹21),靠着基督在逼迫的环境中"忍耐到底",持守祂的道和祂的名,也只有基督能拯救"忍耐到底"的人脱离灾难。
丁道尔的解释:
• 得救的意义不可能只是“蒙拯救免于肉身的死亡”,因为第12节已经警告过:可能会因着为基督受苦而死的。这里所应许的“得救”必然意味着更深邃的,超越坟墓之外的。所以,在启示录二10也有着相同之末世论的吊诡:“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耶稣说:门徒必须坚守到底,以便能够得救;
补充总结:只有一个在起初创造之时就被 神拣选的人,才会照着 神所应许的去支取祂所赐的信心而”忍耐到底“。因为靠着人的肉体,没有一个人可以忍耐到底的。在原文直译旨意中”蒙拯救“、”得保全“的意思大与永生得救的意思。因此,两种解释都可以,但”蒙拯救“、”得保全“的意思更大。因为结合第20节:
【可13:20】若不是主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主的选民,他将那日子减少了。
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不是主怜悯而”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因此也可以看到,无论是指哪一种意思,神拯救自己的选民(注意:首先指的字面义就是指着以色列说的)无论是永恒得救,还是得以被保全,都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完全是藉着祂自己的信实和怜悯所成就的。
因此,神所拣选的人(注意:首先指的字面义就是指着以色列选民说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地”忍耐到底“。这是祂所拣选的人所当有的生命中的基本本能与基本责任,也是见证他们是祂所拣选之人的凭据。这忍耐也是指向整章的”警醒“、”谨慎“地横切”祈祷“说的,在下一章,即十四章中,”警醒祷告”的信息更加强烈了:
【可14:38】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这与“忍耐到底”,以及“爱是恒久忍耐”的“忍耐”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因为只有在神的爱中的人,才能够照着神的意思去忍耐,并且警醒祷告,忍耐到底!
大灾难(14-23节)
问题三:23节,“你们要谨慎。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我们真认同这句话吗?我们该怎样才能一直活在切实谨慎、警醒、祈祷的状态中?
回答:
23节这句话是接着22节说的。
【可13:22】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
【可13:23】你们要谨慎。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这个世代有很多的假教师,他们能行神迹其事,但是我们要警醒。但问题是,我们的警醒的根据是什么?我们的根基到底是根植在什么上面?若是根植在神迹奇事上,那就太容易被迷惑。所以我们要把根基建立在圣经的真理上,并且主耶稣基督也在这一章经文里做了明确的提醒与启示,我们有没有放在自己的心上?还是根本无所谓,读了什么就忘记了?忘记了以后就是第一个被迷惑的。因为这是神所启示给我们的一把标尺(神的道,主耶稣基督祂自己,耶和华的话语),可以量出什么是出于 神的什么不是。
那日那时没有人知道(32-37节)
问题四:32节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耶稣既然是神子,为什么不知道?
回答:
首先这是神的奥秘。就像圣父圣子圣灵是一体的,但是却又是彼此独立的。耶稣作为其中的一个位格。但是:
【腓2:6】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
祂不愿被尊为与 神同等,而宁可选择道成肉身、卑微到底的顺服。所以祂也不愿如父神一般知道那日子的时间。
这是神子(圣子),甘愿为父神(圣父)的缘故,甘愿卑微自己撇下(交托)自己的神子的地位(与父神),而愿意以人子的地位来面对父神旨意。
另一方面,父神的旨意是:
首先,祂知道人是软弱的,如果知道了那日子是什么时候,就不会顺服警醒等候子(基督)的再来。
再者,圣子就是要以人子的样式被钉上十字架完成一次献上的牺牲的赎罪祭的。
问题五:那日子(即末日),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
回答:
基督再来,是弥赛亚要执行祂的第二个使命了——审判(道成肉身来的时候祂所成就的是第一个使命,即拯救,具体请阅读以赛亚书第六十一章)
而那日子,也就是基督再来的审判的日子,我们每个人都要在那个日子接受审判向 神交账。
后面的经文表明这点。
【可13:34】这事正如一个人离开本家,寄居外邦,把权柄交给仆人,分派各人当作的工,又吩咐看门的警醒。
我们是主的仆人,祂分派给我们当作的工,等祂回来要交账给祂的:
【可13:36】恐怕他忽然来到,看见你们睡着了。
若是祂来看到我们偷懒,没有尽力,我们就要哀哭切齿了。因为我们的行为显出我们根本不信祂对我们在这一章所说的话以及对我们的命令。
问题六:为什么神不让我们知道那日是什么时候来到?
回答:
因为如果上帝告诉人祂所定的那个时间,那就会有人认为只要等到那日子来到的时候警醒一下就好,但是说这话的人往往忘记了——当他死的那一刻就是那日子的来临。所以若不时刻警醒,怎能保证我们死的那一刻没有犯混呢。
世人说: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天会先来。
而但凡信靠祂的很会知道:我们不知道明天和审判(交账)的日子,哪一天会先来。
因此我们必须照着基督亲自对我们的命令而行——警醒,祷告,忍耐到底!
回到读经笔记目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