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马可福音 第七章 问答篇 论洁净,迦南妇人的信心 以及耶稣治好聋哑人
- guo shelly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马可福音第七章的问题,其实一章关于耳聋和没有聋,哑巴和没有哑巴,眼瞎和没有眼瞎的一章。
整章的核心经文是:【可7:16】“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特别注意一下:但凡圣经里面出现几句话,事实上都是指着圣灵的向众人的呼喊(包括今天读圣经的我们,以及历世历代读圣经的教会与信徒说的),所以,不能轻易跳过,要非常认真地读。
供大家在读圣经的时候仔细思考:
(注意,以下回答内容,其实是收集起来的答案,并不一定是全部都是完全的正确答案,愿大家谨慎思考分辨,这样我们才能同在基督里超越世界空间面对面对话,共同成长)
以往的读经笔记见:
论洁净(1-23节)
问题一:什么是“废弃 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9节)?
回答:
耶稣立刻举出一个实例,说明顺服拉比的遗传何以违背 神的诫命。
拉比规定,一个人如果许愿把将来要奉养父母的所有金钱全部献给圣殿作“各耳板”,因而可以免除了律法明确要求的责任。(参11-13节)
此外还有一点,废弃 神的诫命的原因是:
【罗十3】因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
问题二:这与“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15节)有什么关系?
回答:
你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 (可七13b)
用俗手吃饭(5节)就是其中之一。法理赛人认为从外面进去的(不洗手,不洗浴吃饭将会不洁净),然而耶稣教导 神的道乃是从里面出来的才污秽人。(21-23节)
所以15节与9节都是表明法理赛人废弃 神的诫命,而守自己的遗传。不是出于 神的东西,其实在 神眼中就是不完全不洁净的。我们若随自己的意思靠自己说话,又不以谦卑的心寻求基督的怜悯与遮盖而谨慎保守自己的口,我们口中出来的,也时常带着这种不洁净。
问题三:对于今天的我们(信徒个人)以及教会有什么应用?
回答:
教会礼仪,但没有里面的实际;
我们唱着赞美诗,但没有里面的实际;
我们侍奉,但是为的不是神的荣耀,而是在人前的荣耀……等等
【可7:6】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提前6:3】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提前6:4】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纷争、毁谤、妄疑,
【提前6:5】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迦南妇人的信心(24-30节)
问题一:为什么这一段经文强调这位妇人的是个外邦人?
回答:
救恩虽是先临到犹太人,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在世生涯,最要紧的使命限于对以色列人作工(太十五24),以致祂的确禁止祂的门徒在这个阶段向外邦人或撒玛利亚人传道(太十5)。
在钉十字架与复活之后,那时,福音必须“传给万民”(可十三10)。
在耶稣升天前教导门徒要将救恩传到万邦。‘’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 (路 二十四47 )
耶稣基督起初不回应她,是要强调祂做工的秩序,但是祂后来又理她,是因为藉着祂强调做工的秩序而显出这迦南妇人(外邦人)的信心其实是父所安排好的。见证祂的怜悯与信实,福音必临到外邦人——这也是父预先安排预备好的。
问题二:耶稣为什么称呼这位外邦妇人为“狗”?
回答:
耶稣可能是想要看看这个妇人是否准备好要为了得着医治而采取这么低的姿态的信心。以引导并显出她里面其实是有真实的信心的,而不是只为了女儿得医治而降卑自己的那个出于肉体的信。
问题三:为什么说这位妇人承认自己是狗吃碎渣这种行为被看作有信心?
回答:
因为在这个阶段(耶稣传道仅限犹太人),所以,一个外邦妇人没有像犹太妇人一样的请求权利,她唯一的盼望在于 神的怜悯。若没有信心,在这个阶段很可能就得不着。所以她实际上是相信耶稣正是犹太人所盼望的拯救者(大卫的子孙,应许之子)。
迦南妇人的信心或许很早已被 神耕耘预备起好土的环境了。在马太福音的平行经文里,这位妇人称耶稣是“大卫的子孙”,试问,一个根本不在意犹太人信的是什么的一个迦南人怎么会知道耶稣是“大卫的子孙”?或许她有听过别人(犹太人)这么喊过,或者就耶稣的传闻讨论过,但更重要的是“大卫的子孙”意味着弥赛亚的身份。一个迦南人这么喊耶稣,本身就就不是不寻常的事情。所以耶稣停下来,为要将她的信心进一步显明出来。耶稣就说了后面的话:
【可七27】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迦南妇人可能是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当时迦南人确实被犹太人看作是‘’狗‘’,而且还是蔑称。所以耶稣这句话实际上听起来就是:‘’恩典是先给犹太人的,不好拿恩典给外邦人。‘’
问题四:对于今天的我们的应用是什么?
回答:
当 神的应许和 神的命令冲突的时候,我选什么?
迦南妇人照着耶稣基督(神亲口对她说话)的引导,看到有比神所应许的秩序更大的东西,就是恩典与信心的法则。这正是亚伯兰敢于违背世界的常理以及神的应许,而献上以撒的信心。这信心,也在这外邦的妇人上显明。更显出 神的恩典带着何等大的怜悯与遮盖,而祂所赐的恩典的信心又是何等地讨父神的喜悦。
耶稣治好聋哑人(31-37节)
问题一:聋哑人被带来,是要求耶稣按手医治,但是耶稣为什么“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33节),然后“望天叹息”(34节)?
回答:
耶稣一系列的动作好比是手语,告诉聋哑人自己所做的。
用手指探耳朵象征把耳朵开通,吐唾沫象征把舌头说话的障碍除去,望天叹息则是象征祷告。
祂深知人的软弱与有限,情愿以哑剧的形式让聋哑人明白祂在做什么,以此坚固聋哑人的信心。
问题二:耶稣为什么“望天叹息”(34节)?(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结合36节来找答案)
回答:
叹息表明祂心灵深处的同情和怜悯。因为即便人看到了祂所行的神迹,开了聋哑人的口,但没有聋哑的人却不愿意顺服耶稣,管不住自己的嘴。祂是在知道这个结果的前提下行了这个神迹的。而他叹息的不仅仅是人的不顺服,因为不顺服的本质原因是不信祂是神而无法顺服。
【可7:36】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他们又不听(灵里面的聋),又乱讲话(灵里面的哑),结果成了灵的聋哑人。
问题三:最后,耶稣还用聋哑人听不到的方式,用自己的口说“开了吧!”(34节)。这给我们有什么提醒?
回答:
这句话也是说给在场其他听到见的人说的。
神的话语带着能力,耶稣基督本身就是道成肉身,祂又开口命令,更是带着权能!
【创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然而聋哑人的身体的耳朵和嘴巴被开了,在场的人的灵里面的耳朵和嘴巴却没有被开。不是因为神的权能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抵挡了这权能,拒绝了神的能力(请注意自由意志也是神所赐的恩典,但是他们却错误地使用了。
回到读经笔记目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