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马太福音第十九章 关乎今生与永生的问题
- guo shelly
- 5月10日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如果要总结的话,这一章全部都是问题、问题、问题,而且都是关乎今生与永生的问题。结构我是按照交错平行的,结构如下(注意,分成四段平行和六段平行其实都可以的):
第一部分:今生的问题
A1. 关于今生的医治的问题——耶稣基督的施恩怜悯,跟从的人得医治(1-2节)
B1.1. 关于今生休妻的问题——起初创造目的,二人成为一体,休妻乃是心硬(3-9节)
B1.2. 关于今生守独身的问题——独生乃是特殊恩赐,不是人人都能领受(11-12节)
第二部分:永生的问题(或作天国的问题)
A2. 关于配得的祝福的问题——天国里的人正是孩子一样的人(13-15节)
B2.1. 关于作什么的永生的问题——在人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16-26节)
B2.2. 关于永恒中的赏赐的问题——为主的名撇下一切的,今生来世必得百倍(27-30)
注意:这个结构是参考了《基督徒文摘系列》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结构划分的。此外,本章依旧可以看到一个完美闭环,因为在本章29-30节的内容中不仅仅只是向上仰望的信息,而且还有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今生的应许以及向下扎根。这扎根,再次回到了第一节关于今生的蒙恩怜悯被医治更新,事实上,不少脚踏实地专心跟从主的基督徒的每一天都能够感受到祂所应许的从今生到永生的支取恩典,再藉着支取这从永恒中穿透进来的恩典渡今生”余下在世的光阴“(彼前四2),也是每日经历祂所应许的祝福:
【罗12:1】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12: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第一部分:今生的问题
A1. 关于今生的医治的问题——耶稣基督的施恩怜悯,跟从的人得医治(1-2节)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更新的开始都是如此,跟着主(2节),被医治。第2节说”祂就在那里把他们的病人治好了“。这意味着,不管我们有没有肉体上的疾病,我们都会跟着祂,因为祂来,本就"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二17)。”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可二17),所以,之所以跟着他,不是因为身体疾病,而是因为真的知道自己里面的是病的。但是,祂来,不仅仅怜悯我们医治我们的内在疾病,祂若许,我们其中的外在疾病,祂也依旧乐意施恩医治,除非在祂旨意里有特殊的目的(比如保罗身上的那根刺)。
B.1.1. 关于今生休妻的问题——起初创造目的,二人成为一体,休妻乃是心硬(3-9节)
就像安息日可以作什么事情一样让犹太宗教专家不得安息,摩西律法中休妻的条款也是如此。事实上,和马太福音第十二章的信息中关于安息日的内容是一样的——他们为了律法而律法,律法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偶像(这个是律法主义的根本实质)。因此他们觉得只要律法里面许可的,就是 神要的。但是如果不是专心仰望敬拜那真实的至高者,我们就不会去想要明白律法的实质是什么,而是只会专注与如何去达成律法。这也是他们为摩西律法中关于休妻条例争论不休的原因。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宗教信仰的难题,如果把这个问题丢给耶稣,让祂也被这个千古难题绕劝劝就能抓祂的把柄,质疑祂的权威。毕竟他们自己的专家都争论不休,没有真出个所以然来,一介木匠理所当然不可能回答出来。他们看摩西律法定睛在眼见上,正如他们看耶稣也定睛在在他的外在身份和外貌上。而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道成肉身在世外在的身份虽然是木匠,但是他天国身份却是弥赛亚!并且天地万物都是藉着祂所造的,祂怎么可能被自己所藉着摩西所颁布的律法绕弯弯?事实上如果真心侍奉 神的人,他们至少面对律法的心就一定是会发出一个问题:”神为什么要颁布这个律法呢?祂既然是‘良善的’(本章17节),那这律法中的良善旨意到底是什么,良善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定睛在为律法而律法的”达成“上。至高者怜悯这群试探祂的人,哪怕祂知道他们根部是专心寻求祂的。祂依旧提醒他们从倚靠自己误解的绕弯弯,转向起初 神造人的心意里去——”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5节,原出处是创二24)。神并不喜悦休妻,因为祂起初的创造就是一男一女成为一体。而玛拉基书也为 神所喜悦婚姻作了补充,这补充也是个耶稣基督论犯奸淫的依据:
【玛2:15】虽然 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吗?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这一节中”单造一人“,指的就是亚当说的。这样说来,如果一个丈夫休妻,就是给自己的妻子解除了婚姻这个约的约束力,使这个没有在婚姻的约束力下的女人归给了别的男人,如果不同的男人反复休妻,那么这个女人就在不同时期阶段会归给了不同的男人。这就违背了 神一开始的”单造一人“亚当的目的了。因为 神没有造很多的男人与一点的女人成为一体。因此,休妻娶这女人的,就是犯了奸淫,而娶了这被休妻子的人也是犯了奸淫。更要命的是,如果这个第一任丈夫还想再次娶回自己的妻子,也是犯了奸淫了。
而回到这律法本身的目的里去,神许可摩西休妻,耶稣也补充了,是因为”你们的心硬“(8节)。正如祂怜悯男人的软弱,也希望女人得到祂怜悯的保护一样。因为硬着心的人(刚硬的人实则是内心太软弱了,硬着心甘心陷在软弱中),如不许他休妻,会干什么样的事情,想想都可怕!这样看来,是因为 神怜悯人的软弱也怜悯人的刚硬。说白了是神实在是太了解人全然败坏的本相了!这怎么能成为自己显为义的资本呢?要知道 神的怜悯不意味着这是 神喜悦的事情!”神许可“不能与”神命令“等同,”神许可“也不可以与”神喜悦“等同。不然人就不在约束里,肆意践踏着 神的怜悯与恩典,为所欲为!这不是神要的 爱,这虚假的爱只是拜偶像的欢腾而已,和发现了个超灵验的地藏菩萨所带来的肉体的惊喜愉悦没啥区别。
B1.2. 关于今生守独身的问题——独生乃是特殊恩赐,不是人人都能领受(11-12节)
耶稣责备试探祂的人”心硬“,然后另一类想要靠自己逃避”心硬“问题的人,也出来了——进入是门徒来对耶稣说:“人和妻子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人翻来覆去总是套不住倚靠自己就是不愿意专向 神的圈圈。门徒就像那个来找耶稣问永生的少年财主一样依旧专注在“我要作什么”上,得出来的结局就是“我要作什么呢?既然结婚离婚什么绕绕绕不清楚的这么麻烦,会让自己犯奸淫,我又挨不住诱惑,那还‘倒不如不娶’,这样就不会犯奸淫了吧?”。结果耶稣当头一棒就是:“这话不是人都能领受的,惟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11节)。因为事实上,在神面前守独身,这也完全是神的旨意的特殊恩赐。如果没有这个恩赐,还要去强逼自己守着,那比结婚休妻更糟糕。11节说出来的目的就是提醒门徒,无论结婚还是守独生,都要向上仰望,定睛神的旨意上。不然无论是结婚,还是守独身,怎么作都是得罪 神的!因为人得以不得罪神,本质原因就是"在人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26节)的恩典,而不是靠着”作什么“,甚至不是靠着什么选择。若出于神,凡他在信心里顺服 神所作的,都讨喜悦;若是处于自己,怎么作都是在靠行为,定睛眼见的,怎么选怎么做都是得罪神,绕绕绕,把自己绕死。
第二部分:永生的问题(或作天国的问题)
A2. 关于配得的祝福的问题——天国里的人正是孩子一样的人(13-15节)
然后我们进入本章的第二部分,关于天国与永生的问题,与A1的内容是交错平行的。也就意味着:在天国里配得祝福的人就要变成孩子的样式,在今生顺服跟从主。这真实的合格的跟从是有条件的,即是像孩子一样谦卑地来仰望 神来跟从主。其实这个信息依旧是回应了天国宪章的第一条的入门钥匙:
【太5: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没有这入门,其他免谈了!因为没有实质性的知道自己是灵里贫穷一无所有的本相,我们使不可能专心跟从主的。我们里面的肉体的诡诈总会在自己以为富足地方想要强出头,那时候一定会把主丢在一边。这样我们就不可能凡事顺服跟从主!
【太6:24】“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 神,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B2.1. 关于作什么的永生的问题——在人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16-26节)
这一段的少年财主,是众多与耶稣基督永生恩典失之交臂的人当中少有的离永生最近的一个。
而且耶稣基督特别特别怜悯这个寻求永生的人,直接告诉他答案以”当遵守诫命“开头,又以”还要来跟从我“结尾。事实上这两条对于永生的条件来说缺一不可,”来跟从我“指向的是”称义“而”遵守诫命“指向的是”成圣“。而有趣的是,主没有啪地一下告诉他”信我你就得永生“(意外不意外?),而是详细地把”信耶稣是基督“的实际给他讲了出来!这与马太福音第七章21节(也是天国宪章的一部分)关于”进入天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讲清楚了:
【太7:21】“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而耶稣也不是一开始就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话:”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永生的问题,只有神能解决,而你认出了我是那一位良善的,说明你已经问对人了!”。耶稣已经表明了自己是神的身份,然而这个财主顺服了这位至高之神给他的答案吗?没有!他既没有听从耶稣说的“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去得天上永恒的赏赐(这个还是额外的“必有财宝在天上”),也没有选择跟从耶稣,那哪怕是他真的诫命都做到了(事实上有没有做到呢?耶稣没有正面回答他,但是以后在那日子就必显明),他依旧与天国里那永恒的生命失之交臂了。因为他就是那个想要“服侍两个主”的人,事实上最后他因为“重这个轻那个”。选择了自己更加看重的东西,而拒绝了这位已经主动向他显明的至高 神的儿子,“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22节)。
而一个人能够“称义”与“成圣”这事情,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9)的事情,是“在神凡事都能”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定睛眼见的,倚靠自己的人来说,就是一件完全不能的事情了!
B2.2. 关于永恒中的赏赐的问题——为主的名撇下一切的,今生来世必得百倍(27-30)
刚才已经提到了,耶稣基督其实在天上为这个少年财主预备了额外的永恒的赏赐,就是“有财宝在天上”。但是对于一个永生都不要的人,这预备的财宝也没意义。只不过,耶稣不会因为有人的拒绝,就不为人预备财宝在天上了。事实上在他还没有发问,人还没有选择的时候,祂都乐意施恩地提前为每一个人预备财宝在天上。就像祂明知道亚当会去吃分辨善恶树的果子,祂也不会把生命树和分辨善恶树这两棵树都挪去。恩典是白白预备好的,才能叫做恩典,不是根据人之后的选择与行为。人自己不要拒绝,那祂就收回呗。天地万有都是祂的,祂乐意施与也可以收回,祂都不会亏损。
【伯1:21】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只是人自己选择抵挡拒绝的话,就是人自己的亏损了。所谓基督生的香气,基督死的香气,都是认识基督而发出的基督得胜的馨香的香气!
【林后2:14】感谢 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林后2:15】因为我们在 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
【林后2:16】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彼得在耶稣说完“在人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26节)的时候,事实上他再一次倚靠自己接话得特别地突兀,如果不是主自己把主题转回来,人都会定睛在彼得“真是个真心实意跟着主的好门徒”上了(这就是人,喜欢看人,就不喜欢看主)。因为彼得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事实上就是和属灵的大财主!耶稣基督确实为他预备的天上的赏赐,确实也是他撇下自己所有跟随而为他预备好的。但是,这却成为了他自己得意的可夸之处。他忘记了自己能够撇下一切跟从主,真的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9)的事情。
【弗2:8】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 神所赐的;
【弗2:9】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弗2:10】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 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而这要等到他三次不认主以后,才能清楚地意识到。然而,耶稣却没有当面严严地指出他的问题,就像祂没有指出那个年轻的财主其实没有完全地守住诫命一样,而是继续引导人转向祂乐意白白施恩给多人的:
【太19:28】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太19:29】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添“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太19:30】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里再次显明,当两个主在面前的选择时候,我们一定要选择主耶稣基督祂自己!撇下那个拦阻我们的东西,不管它是“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添“妻子”)、儿女、田地”,还是被人所夸的“敬虔”“属灵”“教会里的名声与声望”(想想彼得在犹太信徒面前装假的事情就知道我们自己多么不可靠)这些都要撇下!我们所夸的,无非都是神“预备叫我们行的”,目的是得到祂预备给我们的赏赐,而不是让我们“自夸”!
回到读经笔记目录
【太19:29】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有古卷添“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
报偿”的应许使我们理解两件事:
▪︎一是对“百倍”应作更广义的理解(有多少人愿意要一百所房子、一百对父母、一百个孩子呢?),
▪︎二是不要把永生和当时当地因跟从耶稣而蒙的福完全分隔来看。
问题并不是赏赐要‘’分期‘’赐给,而是一种信念,即凡是因跟从耶稣而失的,必得到慷慨的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