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14:24】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撒上14:25】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
【撒上14:26】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撒上14:27】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
【撒上14:28】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撒上14:29】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
【撒上14:30】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撒上14:31】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
【撒上14:32】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
【撒上14:33】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
【撒上14:34】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撒上14:35】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撒上14:36】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 神。”
【撒上14:37】扫罗求问 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 神没有回答他。
【撒上14:38】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
【撒上14:39】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撒上14:40】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
【撒上14:41】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
【撒上14:42】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撒上14: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作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吗”或作“吧”)?”
【撒上14:44】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撒上14: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作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撒上14:46】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撒上14:47】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
【撒上14:48】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
【撒上14:49】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撒上14:50】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
【撒上14:51】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撒上14:52】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以上,是今日主日讲台所宣讲的 神的宝贵的话语。
上一周的信息20240317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中撒母耳记上十四章1-23节从约拿单和扫罗的平行记载中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什么是在信心里的勇敢行事与没有信心不敢行事又或者事胡乱行事的区别。而今天的经文撒母耳记上24-52节,在讲台上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分享。第一个部分分享的关键词是关于扫罗的”inconsistency“(24-46节),这词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言行的不一致。而我(Shelly)在听了证道以后,更愿意用雅各书第一章的6-8节中的”心怀二意“或者”没有定见“来翻译这个”inconsistency(不一致)“,当然,如果理解为马可福音或者路加福音中描述希律王的那种”游移不定“,也是合适的。因为活在肉体中的人或者是一个人服侍两个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或多或少的生命的状态显出来——这其实实际上也是显出灵里面的一个或多或少的混乱的状态。但是至于扫罗或是希律王是或多呢还是或少呢?这个不是今天的主要的信息,所以就不深究了(要是深究也走题太多了)。至于第二部分,就是撒母耳记上十四章的47-52节,这一段其实是圣灵对扫罗作为以色列的君王的一个总结。虽然我们如果有好好读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和历代志上下的话,我们会注意到圣灵对历代以色列的君王生平都会有个总结。其中还包括所罗门王以后以色列分裂成了南国北国以后,依旧无论南国还是北国的历代君王都几乎都有被总结的生平。更何况这个扫罗是以色列(为分裂前)的王国时代的第一任君王。但是这个总结也是令人唏嘘的,之后在进入第二部分的时候,也会分享。
而第一部分24-46节,这个扫罗的“inconsistency”,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
Saul’s Inconsistent Leadership vv 24-35,即扫罗不一致的带领。
Saul’s Inconsistent Decisions vv 36-46,即扫罗不一致的决定。
其实扫罗这不一致的决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一致的带领所引起的,因此这第一部分的两个部分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毕竟好树不会结坏果子,而坏树必然结坏果子。如果我们的心像扫罗一样一开始就游移不定,那就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的言行不一致的行动以及结果。就如扫罗因为任由自己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时候总走在神前面,被提醒了依旧不专心也不诚实,最后兜兜转转地使自己的咒诅转回到了自己的头上。这几节经文对于今日的基督徒的应用,也让我们看到了空空得救的悲惨。这不是我们想当然地以为“空空得救”只是“来世审判的时候没奖赏,与今生无关”那么简单。事实上在今生就因为自己一次又一次没有诚实信靠他而游移不定带来的错误或混乱的行动最后又导致的后果和决定,足矣使自已一次又次地落入公义信实怜悯的 神对罪在今生的追讨之中了(因为祂必要管教啊!)。可想而知那个状态其实活得比不信世人还可怜,因为毕竟世人靠自己努力努力是今生永生都作财主与拉撒路故事里面的财主——得“用今生换永生”的简单的愚蠢。但是我们如果游移不定的心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今生作财主,来世拉撒路”的完全不公义的企图,这邪恶企图事实上会让我们更容易地走上今生来世都一无所得的可怜状态。若我们愿意受管教,还是有指望,那实在是祂对我们怜悯的大恩在我们身上生发作用了。但是若我们始终逃避管教,那麻烦真的就大了!至于有多麻烦?我没有资格也不能轻易下定论,但是圣灵已经使我们知道 神是绝对公义的,恩典是至高无上地宝贵的,我们多轻视祂的公义与恩典,就会有多大的麻烦。请自己在圣灵的监查对号入座吧。毕竟我们读祂的话语第一个对象就是我们自己,先对自己说。免得福音传给别人,自己反倒被弃绝了。
一、扫罗不一致的带领。 (撒上十四章24-35节)
【撒上14:24】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撒上14:25】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
【撒上14:26】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撒上14:27】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
【撒上14:28】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撒上14:29】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
【撒上14:30】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撒上14:31】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
【撒上14:32】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
【撒上14:33】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
【撒上14:34】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撒上14:35】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我们知道,当约拿单在前线的时候,他在信心里勇敢行事,但那时候扫罗却坐在石榴树下,也不知道在干什么。所以就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这个荒唐的禁食的“誓”的这件事来看,扫罗利用王权让百姓起誓的时候,很可能是约拿单不在时候,也很有可能是他躲在后方坐在石榴树下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虽然具体到底是不是,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做出这一合理推测)。而这一“起誓”的内容是“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这也是“百姓”“疲乏”的真实原因。而之所以说扫罗叫“叫百姓起誓”荒唐,是因为他的这个行为是企图以一个所谓的宗教行为去换取一个恩典,并且不但是自己参与其中的行为,甚至还要“慷他人之慨”,利用神所赐给他的恩典——王权,来辖制百姓本该有的自由。当我们回顾摩西五经中,神使以色列民的得胜的战役中,神实际上也没有把以色列民无法担的担子加给他们。神只要他们顺服而已,就必得胜!而这是得胜的规则(其实已经作为恩典赐下,只要百姓凭信心得就行)。这规则哪怕在扫罗的时代也依旧适用,不然凭信心行事的约拿单也不可能仅有两人就使占据人类战争优势的非利士人“溃散,四围乱窜”(撒上十四16)了,更何况其实神非常怜悯以色列百姓,在以色列境内的“树林”里,早就为他们预备丰盛到都滴在地上的蜂蜜了(即25节 “有蜜在地上”),这实际上也是他们要去支取的恩典(但事实上却被扫罗一个荒唐的起誓搞得浪费恩典)。而另一方面,耶和华的争战中恩典规则里面的顺服的内容,也不是像“绝食”这样强人所难的要求。举个例子,比如耶利哥的得胜,以色列民只要顺服地绕城走分七天走七圈就行了,也没有人疲乏或者不适。甚至以色列民根本没有付什么代价,轻轻松松就夺取了这神应许要给他们的耶利哥城。其实父神是体恤人的软弱的 神,祂给我们的担子是我们能够担得了的。但是我们如果不信祂,祂就许我们落在不能体恤人的人的手中。就像以色列民厌弃耶和华作王,于是神就许不能体恤他们的扫罗王以王权逼他们起誓,企图用宗教行为换取那已经明明讲得清清楚楚的得胜规则的恩典。让他们知道,他们要立王这件事情实在是不专心仰赖诚实倚靠祂的结果。而这样以行为换取恩典的起誓本身也是神所不喜悦的,因为本质也是对神恩典规则的无视与践踏。只是自己的选择,必然有后果,不拣选 神所赐的恩典的规则,却偏偏要倚靠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结果必定是自己有限的肉体“甚是疲乏”。因为
【加6:8】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而这个规则,在今天也依旧是适用的。我们若没有专心倚靠祂,也倚靠自己,企图换取什么,其实就是在否定祂赐应许要赐下的恩典的规则。
在这段经文里,明明地记载了“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因此实际上他是在这强人所难的起誓的规则之外的,毕竟他即没听到,又怎么可能起誓呢?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在扫罗接下来滚大石头杀牛羊放血事件(31-34节)以及再后来的挚签事件(36-45节)中我们还会提及这个事情。而现在约拿单吃了蜜以后,才有人跑来告诉约拿单“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的事情。而头脑清醒的约拿单第一反应就是告诉百姓“我父亲连累你们了”然后是“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由此可见他心里最在乎在乎的不是自己的是非对错,而是耶和华的百姓被他父亲连累,并且更在乎耶和华的争战得胜更多!这一点我们真的要学习约拿单单纯之在乎 神的心志,我们真的很多时候太在乎自己的是非对错,而很少不考虑祂的感受!也正因为他在乎 神的争战的得胜,他才得以站在神的那一边,跨越肉身的情感,明白百姓的疲乏完全是拜他父亲荒唐的强逼起誓所赐的!
而也正因为百姓的疲乏,饥肠辘辘的他们在牲畜还没放血的时候,就吃了带血的生肉(31-34节)。这一点上,又一次没对比没伤害了。因为我们知道约拿单吃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了他父亲要众民与他自己所起的誓,而这违背誓言的咒诅事实上也是人的咒诅,在 神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可是以色列百姓却为了这荒唐的起誓,而导致明知吃带血的肉是违反耶和华律法的,还要去犯。依旧也是看到了他们惧怕人而不敬畏 神的无知。扫罗在这事件中唯一做了一件相对靠谱的事情,就是叫人把石头滚到指定地点,好方便牲畜放血干净了再给百姓吃。并且告诫百姓耶和华的律法是“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之后扫罗就“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只是很可惜的是,他作王也有一段时间了,直到耶和华已经开始厌弃他的时候他才想起为耶和华筑坛。他早干嘛去了?由此可见,耶和华在他心中的地位并不是第一位的。而作为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的他,本该把耶和华摆在他生命中的第一位才是!而扫罗这一系列对以色列民的秩序混乱,不一致的带领也继续使他走上了越发被耶和华厌弃的不归路(就是不专心诚实倚靠耶和华,自己给自己找各种麻烦的奇葩操作)。
二、扫罗不一致的决定。(撒上十四章36-46节)
【撒上14:36】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 神。”
【撒上14:37】扫罗求问 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 神没有回答他。
【撒上14:38】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
【撒上14:39】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撒上14:40】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
【撒上14:41】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
【撒上14:42】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撒上14: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作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吗”或作“吧”)?”
【撒上14:44】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撒上14: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作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撒上14:46】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在这一段经文里,我们看见百姓的态度已经开始比之前的“战战兢兢”(撒上十三7)更加动摇了,虽然他们一方面依旧对扫罗的王权还有所惧怕,但是并不像撒母耳记上十一章最后的时候那样拥护扫罗了。因为在这段经文里几次都提到了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这里面的情感也表现出百姓的摇摆不定——一方面确实有所顾忌扫罗的王权,但另一方面也直到摇摆不定的扫罗不靠谱,此外还想给扫罗台阶下,最后还不想得罪耶和华(是的,与扫罗一样,他们也是把 神摆在最后,而且如果能不摆就不摆,直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摆)。这样的心态其实非常复杂:就像一个谁都不想得罪谁都想讨好,想要一碗水端平的人。而他想要一碗水端平,谁都不得罪的目的,本质就是自我保护,而不是敬畏 神。然而这样的属于世界的聪明在 神面前其实就是“不专心仰赖”、“不诚实倚靠”的愚蠢。最终指向的依旧是人的不信。因为他们不相信神的安排是最好的,也不相信其实能够安排计划事情道十全十美的,只有这创造万有及其万有规则的 神。其实这个游移不定的“一碗水端平”对于今天的我们的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试探!不要为了在不同的人前有个好见证,企图一碗水端平,或者谁都不愿得罪。这其实是本末倒置!我们要知道倚靠自己聪明的,实际上得罪的是 神!而百姓也像之前的扫罗一样,做了唯一正确事情,就是”救约拿单免了死亡“。但是我们想想,百姓早干嘛去了?如果他们起初就能够勇敢地支取信心凭着这“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作事”救约拿单心切的爱心去提醒摆不摇定的扫罗王得罪耶和华的起誓是不应当的,也不愿在这荒唐的誓里有份。而且祭司当时也在里面,但全程几户和空气人似的,直到想到需要耶和华的时候才提起祂(即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 神。”)。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地信靠耶和华,也不会在这么多麻烦事上摔跟头了,而且没准真的就是像约拿单所说的,”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大大得胜了!也不至于落得在君王总结之前,圣灵这样为这场战役总结的:“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看上去本该大大得胜战役,有打等于没打的样子,而他们吵着闹着要立的以色列第一位君王还失去了长久的王位。还给众人留了一身麻烦事,惹了一堆罪上身。
另一方面,扫罗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一步一步都在作错误的决定,最后落得“以自己的口定自己的罪”的结果。那么问题来了,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地去思考:
“ 神没有回答”扫罗,是因为约拿单违背父亲的起誓造成的吗?
如果不是约拿单的问题,而且 神有大能并且挚签本来就是 神的作为,真实信实的 神也是不说谎的 神 。那么为什么最后挚签的时候,签却落在了约拿单那里?
关于第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之前在第一部分的时候已经提到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知道且没有参与起誓的约拿单,本质应该不属于这个起誓的规则范围里。更何况就算非要把约拿单勉强算在这个荒唐起誓的规则范围里,他也是不知情的情况下犯的,与明知耶和华律法中有不可吃血的条例(注意,应该尽到利未人本质的祭司当时也应该在场的哦!)依旧还要触犯律法的百姓来说不知道要好太多了!可是这个签的结果最后偏偏落在了他那里。难道不应该落在王位必不长久的罪魁祸首的扫罗那里吗?或者是落在没有好好尽利未人职责,还要先跑去告诉君王的祭司那里?又或者是因为惧怕君王跟着一起胡乱起誓,或是因为饥肠辘辘强行吃带血生肉的百姓那里?难道 神是在在耍诈么?要设个陷阱陷害这个勇敢信靠祂的约拿单么?肯定不是的!
【箴16:33】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
连签落在约拿单那里,都是在 神的管理之中,也是 神许可发生的事情。为要藉此以扫罗自己的口定自己有罪!而且这罪是从那个摇摆不定,言行不一致,不专心仰赖信靠 神的心而引发的荒唐的起誓开始的!而且虽然扫罗假装谦卑说“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然后还假装谦卑安排“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但是神老早看透了他“假冒为善”的小心思。因为即便他和约拿单站在一起,他也始终没有意识到“这日 神没有回答他。”的原因,是因为耶和华已经开始厌弃他了!早在他在十三章那会儿强行献祭的时候,耶和华就已经不爱搭理他了。不搭理他不是要败坏他,其实耶和华不回答他依旧是给祂机会,是要提醒他:如果他诚实承认自己的过犯,专心回转向祂,倚靠祂,祂丰盛的怜悯依旧可以遮盖他的过犯。只是他不信,还在靠自己强撑敬虔谦卑的人设。所以祂必不回答他。
【约9:31】我们知道 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 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才听他。
扫罗至始至终,没有意识到犯罪的是自己,并且自己所犯的罪是什么。哪怕祭出儿子给自己擦屁股装谦卑,守信与敬虔,也没用!既然他要装, 神就成全他,使他不但最后把自己的儿子给害了,还要以自己的口定了自己的罪:“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因为最后“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那么扫罗就是再次食言,就算 神重重地降罚与他,也是理所应当的!但事实上救约拿单免于死亡的,岂是百姓?如果约拿单一早没有勇敢支取信心去行动去杀败非利士人,百姓又能以什么样的理由来救约拿单呢?正如主耶稣基督对那些祂所医治的人们所说的话:“你的信救了你!”(血漏女人,瞎子,以及撒玛利亚的大麻风病人)。
三、扫罗君王的生平总结。(撒母耳记上十四章47-52)
【撒上14:47】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
【撒上14:48】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
【撒上14:49】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撒上14:50】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
【撒上14:51】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撒上14:52】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这场以色列与非利士人本该大大得胜的争战,因为以色列民吵着闹着要的王摇摆不定,导致最后战了等于没战地草草落幕——“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其实没有得胜的争战的这个结果,本身就是对以色列的羞辱。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应许之地的应许之中,耶和华的膀臂从来就没有缩短,不能得胜就是他们不信的明证。而扫罗作为的一生,也因为这摇摆不定,最后没有完成作为一个神的器皿的使命,即彻底击败非利士人,以此完成当时神对以色列国(神的国)的国度的建立的。可惜扫罗作为国度的第一任君王,一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却没有完成这个使命。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反思,我们如果一生都是摇摆不定,时而体贴自己,时而又顺服圣灵,言行不一致地倚靠主耶稣基督,那么最后我们也一定是那摇摆不定的结局。只有单单倚靠祂,才能在这祂已经得胜赐下应许的战场上得胜,正如祂依旧应许以色列民专心倚靠祂顺服祂必然在应许之地得胜一样。约拿单的得胜就是如此,也是“你的信救了你”的明证。而神的国度会因为扫罗的言行不一致,摇摆不定而失败吗?不!神已经预备了那一位更合祂心意的人——大卫,藉着这个器皿完成了国度的建立。而如今在十字架得胜的那一位大卫之约里的大卫的子孙,比大卫更大。国度的得胜其实已藉着祂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已经完成了。直等到我们彻底得赎的日子到了(祂的时间到了),祂的国度就彻底成就了。而如今,我们既然知道祂已经得胜了,还有什么理由在得胜的战场上摇摆不定呢?我们必须要在这根基上站稳了,不可言行不一致。因为言行的不一致,摇摆不定,只会显出证明我们的不信。
基督给我们显出的是什么样的生命?在棕枝主日的这个日子里,我们看到这位顺服的,谦卑的君王,谦谦和和地骑着驴驹子,走向父神旨意中为祂所定的耶路撒冷的各各他——这个十字架的道路。这是祂的规则,我们也要效法祂,在着规则中,就必与祂同死,一同得胜,也同活着!
Comments